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7的文章

胃癌之篩檢

題目:胃癌之篩檢 Screening for Gastric Cancer                 陳盛煊             (一) 前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統計,胃癌是全世界排名第四的好發癌症,在 2002 年的統計中,約有九十五萬新生病例,而年死亡率則佔第二位,約佔所有癌症死亡的 10% ,約七十萬人 (1,2) 。因此在國際間,它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健康議題。胃癌的高發生地區包括亞洲的日本、韓國、中國,其盛行率每十萬人大於 40 人,其中日本胃癌一直是佔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 2004 年有 50562 人死於胃癌,佔所有癌症死亡的 15.8% 。不過 2009 年的統計,日本胃癌死亡率已有稍降;不過男性仍為第二位,僅次於肺癌,女性為第三位,僅次於大腸癌和肺癌。而在韓國和中國胃癌死亡率則佔第二位。亞太地區胃癌的次高發生地在新加坡、台灣和菲律賓,胃癌大約為各該國常見癌症的第五位。在台灣,胃癌屬於好發的癌症之一,每十萬人口約有 8-10 人發生胃癌。近五年 (2004-2008) 的胃癌死亡人數,每年約 2300-2500 人,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約為 10-11 人。根據內政部之公告, 2009 年國人十大死因,仍以惡性腫瘤佔第一位,約 28.1% ,其中胃癌則佔十大癌症死亡的第 5 位,約佔 5.7% ,僅次於肺癌、肝癌、大腸癌、乳癌。雖然胃癌的標準死亡率近年來有下降的趨勢,但每年的死亡人數仍相差不多。其中男性胃癌的發生率約為女性的 2 倍。 由於胃癌在台灣的高盛行率,加上治療癌症的費用亦逐年上升,因此,如何發現早期胃癌來提早治療或進行胃癌發生的預防,已成為台灣醫界努力的重要課題。 (二) 胃癌的分類: 胃惡性腫瘤依病理組織之不同,可分為胃腺癌 (Adenocarcinoma) 、淋巴癌 (Lymphoma) 和胃腸間質細胞瘤 (GIS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等。其中 95% 以上是由胃黏膜上皮細胞所形成的胃腺癌。若以 Lauren 組織型態來區分,又可分腸道型 (Intestinal type) 和瀰漫型 (diffuse type) ,前者好發於男性和年紀較大之病人,一般治療預後較好,後者則好發於女性及年輕的病人,癌細胞進展較快,預後不佳。

胃腸不罷工 家家好過年

胃腸不罷工  家家好過年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民眾參加尾牙或忘年會的機會越來越多,可能會有過度飲食及喝酒過量等暴飲暴食的情況發生,為避免因此傷害到腸胃或引發疾病,有必要特別注意胃腸的保健。       一般的胃腸保健包括:定時定量或少量多餐,以避免因食用過量及過多種類之食物而引發胃腸不適或急性胃腸炎的發生。辛辣食物、酒、糯米、甜食、高脂肪食物或咖啡等容易產生胃酸的食物在消化性潰瘍的病人更應避免大量食用。而且生活應有規律,避免熬夜,以免潰瘍再發。       有食道逆流疾病的民眾,除以上提及之 食物 應避免使用外,應避免食用太多過冷過熱、油膩食品、酒、咖啡、巧克力、大蒜、洋蔥等,以免引發胸口疼痛、灼熱或胃酸返流。胃酸返流嚴重時亦可引發潰瘍出血等症狀。膽石症病人禁食高脂肪食物,以免引發劇烈腹痛。        慢性病病人如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症等病人應避免食用高卡路里食物,如油炸品、甜食、海鮮類、脂肪類食品。慢性肝炎病人,若暴飲暴食亦可能增加肝臟的負擔而加重病情。        對於春節期間老年人及小孩之飲食亦應特別注意;尤其不宜吞食過熱食品,避免引起口腔或食道灼傷。對於湯圓、年糕等糯米食品,亦少吃為妙,以免產生哽咽而發生意外。        另外,因年節預備之食物豐富而無法當天享用完畢,食物的保存是否得當亦相當重要。許多吃剩的食品,在收藏進入冰箱前,應再次煮熟,冷卻後再放入冰箱。冷藏食物在冰箱中亦不宜超過三天,以避免引起食物中毒,引發細菌性腸胃炎之情況發生。        總之,在飲食上有節制,可以預防胃腸道罷工,大家可愉快地過個歡喜春節。

肥胖和疾病

圖片
1. 肥胖病的醫學觀點 肥 胖 與 疾 病 臺北醫學大學內科副教授 陳盛煊博士主講 2. 國內青少年肥胖症之盛行率 年代 地區 對象 盛行率 (%) 1979 北二縣市 中、小學生 3.4 1980-2 全省 北市 中、小學生 中、小學生 9.l 15 1983 小學生 國中生 16 6.5 3. 國內肥胖問題嚴重 (1995.7.13 衛生署 ) .依 45 一 65 歲研究 .體重超過 20% 者:女性 40% ,男性 20% .體重超過 30% 者:女性 20% ,男性 6% 4. 標準體重 . ( 身高 cm 一 80)X0.7= 男性體重 ( 身高 cm 一 70)X0.6= 女性體重 . 62 十 (170 一身高 cm)X0.6= 男性 52 十 (158 一身高 cm)X0.5= 女性 5. * 正常:標準體重 ± 10% * 過重:標準體重十 20% * 肥胖:標準體重十 40% 6. 人體體重之組成 男人 女人 脂肪質 15-22 % 20-27 % 肌肉 10-20 % 水 55-60 % 礦物質 6-8 % 7. 體重指數( BMI , kg/m 2 ) l    BMI =體重( kg ) / 身高( m 2 ) l    過重 .:25 一 29 l    肥胖 :30 一 40 l    病態肥胖:> 40.0 l    正常體重 :20 一 25 8. 體內脂肪之測定 l    腰圍 ÷ 臀圍( waist-hip ratio, W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