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類固醇抗炎藥物可引發胃出血

非類固醇抗炎藥物可引發胃出血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內科部 陳盛煊  2007/9/11

西元1859年,德國人柯貝(Herman Kolbe)首先合成水楊酸(Salicylic acid),1887年,德國拜耳(Bayer)公司的化學家赫夫曼(Felix Hoffman),曾使用此水楊酸來治療父親的關節炎疼痛,並在其父親的建議之下,將醋酸基加到水楊酸上,而製成柳醋酸(Acetyl-salicylic acid)。1899年拜耳公司的主任藥師雷斯勒(Heinrich Dressler)將此藥大量生產,並命名為阿斯匹林(Aspirin)。
阿斯匹林會引發消化性潰痬,早在1938年時即曾在出名的刺絡針(Lancet)醫學雜誌上被刊登過,因此,許多研究者不斷地在找尋阿斯匹林止痛的代用品,後來就有許多非類固醇抗炎藥(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被合成。至些藥即我們日常所使用的止痛藥。可惜它們亦和阿斯匹林一樣,對胃腸具有傷害性。直至1971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約翰·萬爵士 (Sir John Vane)發現了阿斯匹林的致病機轉之後,才使預防非類固醇抗炎藥(包括阿斯匹林)引發之胃腸病變有了曙光。
由於非類固醇抗炎藥可用於止痛、解熱、抗炎及預防血管栓塞、治療阿茲海默病和預防大腸癌等。因此,非類固醇抗炎藥可以說是全世界使用最廣的藥品之一;在美國,光在19992000年的一年間,便有1億張含有非類固醇抗炎藥的處方被開出,在此同時被開出的「止痛藥」總金額近3億美元,其中60%為非類固醇抗炎藥藥物。在台灣,根據台灣寰宇藥品資訊管理股份有限公司Intercontinental Medical Statistics)和中央健保局的統計,1977年台灣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的總金額近16億台幣。
在百年來非類固醇抗炎藥的使用中,其對胃腸道副作用的報告不斷地被提及。從上腹不適、消化不良、疼痛,到十二指腸和胃的潰瘍、出血及更嚴重的穿孔、死亡等皆有;美國的報告指出,非類固醇抗炎藥的使用者約25~50%會產生上腹不適,消化不良的症狀,導致10%的病人因此停用此藥。有15~30%的病人有內視鏡可見的消化性潰瘍,3~4.5%產生胃腸潰瘍併發症,1.5%產生出血或穿孔等嚴重的併發症。
很不幸地,消化不良等徵兆,並無法用來預測胃腸併發症的產生,因為有50~60%產生非類固醇抗炎藥胃腸併發症者並無前驅症狀。
在美國,1998年約有16000人因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而死亡,此和同期的AIDS死亡之人數相當。最近西班牙和美國的報告同時提到,每10萬個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的人中,每年有15.3人死亡,其中三分之一是低劑量阿斯匹林的使用者。由此可知,為了預防心肌梗塞而長期使用低劑量阿斯匹林,亦大大地提高了非類固醇抗炎藥使用者嚴重胃腸併發症的機會。
由於非類固醇抗炎藥和阿斯匹林的止痛、抗炎等効果良好,藥物的使用愈來愈廣泛,其潛在的危機卻不得的不使我們提高警覺。因此,對非類固醇抗炎藥引發之胃病變的了解,將有助於安全地使用此藥物。
過去的研究指出,在阿斯匹林600毫克吞服後的1~2小時內,即被證實可產生急性胃黏膜病變,其特點是在完整的黏膜上皮下產生出血(petechia)及黏膜糜爛(erosion)。因此,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或阿斯匹林,產生胃潰瘍或十二指腸瘍的機會就會增加。非類固醇抗炎藥產生之潰瘍一般以胃潰瘍為多見,約15~20%,常見於前庭部,十二脂腸潰瘍較少,約5~8%
一般而言,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者發生胃腸病變機會約為未使用者的2.5~5倍。雖然高劑量對胃的傷害較大,但是少至每日10~100毫克,仍可引發胃腸道的潰瘍和出血。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3~6個月約有1%的病人會發生胃病變,而使用一年者,則達到2~4%。其中使用阿斯匹林者,上消化出血率為平常人的1.5~3倍。由於非類固醇抗炎藥本身有止痛之作用,常會因此掩蓋住潰瘍引發的疼痛,而導致潰瘍的慢性化或出血、穿孔等嚴重併發症。
使用傳統非類固醇抗炎藥三個月後,內視鏡評估發現,無症狀潰瘍竟高達25~30%。美國報告指出,非類固醇抗炎藥的使用者,其臨床症狀和內視鏡之所見常無法相連在一起,在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非類固醇抗炎藥使用者中,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三個月,約有50%的人產生內視鏡可見的潰瘍。
由於非類固醇抗炎藥或阿斯匹林使用的危險性,在長期使用此類藥前,若能得到消化內科醫師的評估和建議。將有效減少潰瘍或上消化出血等併發症的產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腸X光攝影檢查釋疑

簡介上消化道X光攝影檢查

胃鏡檢查真的那麼難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