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見的消化系疾病
老年人常見的消化系疾病
依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的老年人口已由民國40年的2.5%,上升到民國75年的5.2%。預估至西元二○○○年時,即將突破10%以上,而進入已開發國家的水準。
同樣是一種毛病,在老年人發現出來的病程和預後就和一般年輕人或成年人不同。由於自然老化的結果,老年人常因內臟機能低下,兔疫力減弱,恢復再生力較弱,以及經濟或環境等其他因素,而使一般疾病拖成重症。因此,對老年人常見疾病的了解,將有助於老年人疾病之早期發現和治療。
消化作用機轉因年齡增加的變化
人的消化系統,在一出母腹不久便開始工作。當食物被送入嘴裡,舌頭的轉動和牙齒的咀嚼作用,在混合唾液之後便經由食道送入了胃,在胃內與胃液混合成粥狀,再由胃蠕動作用,把食物經幽門送入十二指腸,在十二指腸內的食物麋混合肝分泌出的膽汁,胰臟分泌出來的胰液,腸黏膜分泌的腸液後,被送入小腸上半部的空腸,被充份消化分解的食物送至迴腸,在迴腸內幾乎所有的營養皆被吸收。食物殘渣則經由迴盲瓣排入大腸,經過大腸,再吸收完殘渣內的水份,成為固體糞便,然後儲存於直腸內,達到一定量時,人便會產生便意,將糞便由肛門排出體外。
機器也有生銹的一天,因此,人的消化系統亦隨著年齡而發生變化。此和老年人許多的腸胃道不適和疾病有關。唾液腺分泌減少,容易引起口乾症。牙齒脫落、磨損、影響食物的咀嚼和消化。食道肌肉鬆弛,排空時間延長。胃酸分泌減少,胃黏膜抵抗力減弱,食物消化不良,並易受藥物等之傷害。腸黏膜萎縮、血管硬化,影響到營養吸收,及蠕動排空的功能。肝臟重量在70歲後漸減少,此時不但血流量減少及對藥物之代謝率遲緩,白蛋白的產生亦減少。膽汁本身分泌之量減少,黏稠度增加。
老年人常見的主訴症狀和疾病
消化器疾病和症狀的發生隨著年齡而增加,其中以吞嚥困難、胃口不好。便祕或腹瀉為老年人常見的主訴症狀。而胃或大腸癌、肝癌、消化性潰瘍、大腸憩室症、胃食道逆流症和膽結石等為常見疾病。以下即是常見的幾種老年人消化器疾病和症狀的說明。
(一)吞嚥困難:
吞嚥困難是老年人常見而重要的主訴,它可能是中風的一種徵候,也可能是食道癌發生的症狀,尤其是有漸進性的吞嚥困難時。除非已由專門醫師做了檢查,否則不應掉以輕心。(表一)即是老年人吞嚥困難時,可能伴有的疾病。
●老年人吞彥困難的原因
(表一)
l
老年人吞嚥困難的原因
1.口腔:舌頭疾病-癌
2.咽喉:癌或感染
3.食道:
(1)內部壓迫
--癌
--裂孔疝氣(hiatus
hernia)
--食道痙攣(spasm)
--食道張開不能(achalasia)
(2)外因性壓迫
--憩室(diverticulum)
--動脈壓迫
4胃:
--異物
--胃癌
--裂孔疝氣合併潰瘍或狹窄
5.神經性:腦幹疾病(中風)
|
(二)厭食(胃口不佳):
老年人胃口不好的原因可能由於嗅覺和味覺功能不佳、活動量減少、對食物沒與趣,心理精神因素或者是各種的消化器疾病而來(表二)。憂鬱、孤單、冷淡、消沈常常是老年人胃口不佳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喪偶之後。不過,亦可能是胃癌或其他疾病而來,例如貧血、心臟病、尿毒症或者藥物的使用等。
(三)噁心和嘔吐:
噁心和嘔吐一般人常以為是胃腸病而來,其實並不盡然如此,其他的疾病,如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用藥過量或使用止痛藥等,亦常是引起老年人噁心或嘔吐的原因。另外,代謝疾病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或高血鈣等亦可引起此症狀。內耳不平街、腦神經病變、感染或癌症、化學治療等之情況,亦可能是原因之一。有此情形時,應找醫師給予初步的診斷。
(表二)
l
老年人食慾不振的原因:
(1) 口腔疾病--(+)--口腔內炎症
牙科疾病(義齒、缺尺、齒內萎縮)
(-)--感染症(結核、其他)
代謝、內分泌疾病(腦下垂體、愛迪生病)
消化性器官(食道裂孔疝氣、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炎)
血液疾病(惡性貧血、白血病、惡性淋巴腫)
腎疾病(尿毒、腎不全)
肝疾病(肝炎、肝硬化)
神經肌肉疾病(腦血管疾病)
惡性腫瘤(胃癌、食道癌、胰癌、大腸癌)
(2) 使用藥物--(+)--藥物性(毛地黃、鎮靜、鎮痛劑、抗生素)
(-)消化吸收不良--(+)消化酵素分泌低下
胃腸運動機能障礙
(-)心因性(憂鬱症)
|
便祕、下痢和大腸過敏症候群的原因和處理
(四)通便異常:
排便之習慣因人而異,大體而言,每天3次以內或3天一次皆可算是正常。不過一般以每天一次為原則。很多老年人都有便祕的情形發生。便祕之產生對老年人而言是很重要而痛苦的一件事,若不好好處理,它可能引起其他的併發症;除胃腸功能不佳、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等以外,亦可能引起心臟病之發作、大便腸阻塞、大腸巨腸症、脫肛、痔瘡等。引起便祕之原因有以下幾種:
(1)
水和纖維食用過少。
(2)
精神或神經疾病。
(3)
藥物而來。
(4)
內分泌疾病。
(5)
大腸過敏症。
(6)
洗手間不方便或行動不便。
有慢性便祕之情形發生時,除了請醫師診治外,可利用以下之方法來幫助排便:
(1)
養成規律的生活和排便習慣。
(2)
要有適度的運動及充份的睡眠。
(3)
要多喝開水和多吃纖維質豐富的水果和蔬菜。
(4)
可給予適當之氧化鎂、抗痙劑或精神安定劑。
(5)
有便意時,應立即前往排便。
(6)
家人應給予老年人,舒適便利的排便環境。
引起急性下痢之原因大概不外食物過敏或食物中毒,不適合的使用軟便劑,或其他藥物的副作用等亦可能是原因之一。不過真正有問題的是慢性下痢。所謂慢性下痢,是下痢超過兩星期以上者。引起慢性下痢之原因有以下數種:
(1)
大便阻塞。
(2)
吸收不良症候群。
(3)
大腸過敏症候群。
(4)
炎症性大腸疾病。
(5)
藥物性下痢。
(6)
乳糖缺乏症候群。
(7)
其他代謝有關之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
精神官能性之下痢在老年人亦多見。另外,老年人之下痢很容易引起大便失禁:主要是因為大便太急,肛門肌肉太鬆忍不住,或者是行動不便來不及等,有此情形,家人應更體諒,並給予協助。除了找醫師診治外,以下有幾點值得注意:
(1)
可為老年人預備便盆,置於床邊。
(2)
給予充足之水份和電解質。
(3)
給予高熱量,易吸收之食物。
(4)
避免使用酒倩、冷飲、高脂肪食物及高纖食品。
(5)
乳糖缺乏症候群者應避免飲用牛乳。
(6)
嚴重下痢時,則禁食數餐,而只飲用白開水。
說到通便異常,有一種毛病叫做大腸過敏症候群,此種毛病主要是精神因素而來,它可引起便祕或下痢交替出現,尤其是在吃飯後,下腹疼痛,接著跑廁所的情形亦常見。
(五)胃食道逆流症:
隨著年齡的增加,食道下端括約肌會變得鬆弛,而導致此症的發生。嚴重時可能會有以下之症狀出現,例如胸痛、胸悶、沙啞、打嗝及胃酸返流或胸腹灼熱感等。最後可能引起食道的潰瘍、出血或狹窄。
老年人的消化性潰瘍常有併發症
(六)消化性潰瘍:
依過去的統計,老年人以胃潰瘍多見,年輕人以十二指腸潰瘍多見。老年人因為常有風濕及關節有關之疾病,因此經常使用止痛藥,而止痛藥則增加胃潰瘍發生的危險,因此亦容易導致出血、穿孔及阻塞等併發症的發生。
老年人常見的上消化器疾病約佔所受檢查者的6.2%,其中以消化性潰瘍最常見,佔50%以上,可見此種疾病多麼常見。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的症狀常常是非常典型的,時間短而且沒有疼痛感,常常來看診時就已有合併症出現了,例如黑便或吐血、胃穿孔等。而且胃潰瘍一般較大較深,而且癒合較慢。老年人若常有上腹不適,則應接受胃X光檢查或內視鏡檢查,以排除胃癌合併潰瘍的可能性。由於消化性潰瘍治療之時間較長(數月~數年),而且有的醫師開的藥使用方法太複雜,因此老年人無法按時吃藥,影響到治療的時間及效果。另外,老年人多有關節炎而使用止痛藥,或有抽煙之習慣,亦影響治療的效果。
(七)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出現的比例亦隨年齡而增加,一般無明顯症狀。最近,發現它可能和一種幽門桿菌有關。亦發現可能和胃息肉和胃癌有關。
(八)缺血性腸病變:
由於老年人或多或少患有程度嚴重不一的動脈硬化症,此亦可影響到腸子的血流。缺血性腸病變可侵犯到小腸或大腸。一般在飯後15-30分鐘,可引起肚臍周圍之疼痛,吃愈多,痛得愈厲害,使用胃乳片也沒用。有時亦合併下痢或便血,此時即應考慮此種毛病。
(九)憩室症:
憩室症和年齡有密切的切係,年齡愈大,發生率愈高。常見約有十二指腸憩室症和大腸憩室症。國內的憩室發生率和國外之報告略有不同,歐美人之大腸憩室比十二指腸憩室多見,一般60歲以上人口中,十二指腸為10%,而大腸約為50%。在台灣則60歲以上人口中,十二指腸為8%,大腸為5%。國內之大腸以昇結腸為多見,此亦和國外S狀結腸多見不同。
一般無臨床症狀,但在發炎時,則可能有腹痛、下痢、便秘等非特定性症狀出現,亦可引起出血穿孔而致死亡。
(十)肝硬化:
在台灣,肝硬化的原因有以下二種:(1)慢性B型肝炎佔5%。(2)酒精性肝炎佔5%。年輕人得的多屬急性,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裡面有一部份會轉變為慢性,而成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肝硬化的早期症狀如下:覺得疲倦,軟弱無力,食慾不振,腹部脹氣等,皮膚則黃中帶黑,臉上浮出毛細血管,掌心變紅等。
肝臟硬化嚴重時,腹部會有腹水出現,肚皮之靜脈會浮出,皮下容易出血,到了此種程度,治療就不容易了。因此在有早期症狀出現時即應看醫生了。最近,我們發現因喝酒引起的肝硬化愈來愈多,可能和洋酒進口有關吧!
(十一)膽道結石:
膽道結石,亦可因年齡而增加。在膽道結石的病人中,50%以上是年齡大於70歲者。而且合併有膽囊和總膽管結石的比例較高,同時合併有膽道癌之機會亦大增。年齡大又合併膽結石,因而引起敗血症或肝衰竭之情況常可見到,尤其有糖尿病之老年人,更應早日診治膽結石病。
不過若是身體健康,且膽結石無症狀之老年人則可追蹤檢查而不用急著開刀。
(十二)癌症:
胃腸道癌症,隨年齡而出現比例增加。由於年齡增大,對於不適之忍受力加大,或者獨居,經濟原因等,常常延遲得到診斷,如有以下症狀,即應特別小心,並應接受檢查:吞嚥困難、食慾不振、腹痛、體重減輕、大便習慣改變、便血等。常見之癌症有食道癌、胃癌、大腸癌、膽道癌、胰臟癌、肝癌等。
胃腸道癌症的發生和一些因素有關。
(1)胃癌
l 大於50歲
l 多吃煙燻、鹽漬物者
(2)大腸直腸癌
l 有直腸息肉的過去史
l 家族曾有直腸息肉
l 有潰瘍性大腸炎的過去史
l 血便
l 年齡大於40歲
(3)肝癌
l 長期酒精中毒造成肝硬化者
l 長期服用不必要藥物者
l 食用含有黃麴毒素食物者
l 慢性B型肝炎感染者
(十三)大腸息肉症:
台大醫院六三四例年齡大於65歲的老年人接受大腸鏡檢查的結果顯示,大腸息肉症之比例相當高,佔25%左右,第二位才是大腸癌,佔24%。
就目前所知,大腸息肉症和大腸癌有關。因此,若發現大腸內有息肉時,就應小心去檢查大腸,以免漏掉了大腸癌。
健康世界
新版70(T190) 80年10月
P.27~3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