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保「胃」戰

題目:防癌保「胃」戰

胃癌是最常見的癌症

王永慶長媳陳靜文在2007117日因上腹部不適及腹脹到醫院接受胃鏡和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發現她有胃腺癌合併腹膜轉移。林口長庚醫院雖為自家醫學中心,仍無法挽救其生命。2010614月不幸病逝林口長庚醫院,享年 60歲。
知名的旅日棒球名將王貞治因妻子2001年死於胃癌,因此他曾多次在日本接受胃癌健檢,但之前之檢查並未發現異狀。200667日卻由臺灣旅日的郭宗明醫師和其弟發現胃癌,並住進慶應大學醫院,當時66歲,主治醫師表示:胃癌已擴散至一處淋巴結。2006717日接受9小時的手術。目前仍充滿活力的活著。
   201065日香港星島日報報導;在韓劇《茶母》中飾演女侍衛的韓國女星金敏京,因胃癌逝世,享年29歲。
   歷史上出名的人物,例如:法國的拿破崙以及日本的德川家康也都死於胃癌。胃癌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症之一。
   根據WHO的統計,胃癌是全世界排名第四的好發癌症,在2002年的統計中,約有95萬新生病例,而年死亡率則佔第2位,約佔所有癌症死亡的10%,約70萬人。
  胃癌的高發生地區包括亞洲的日本、韓國、中國,其盛行率每十萬人大於40人,其中日本胃癌一直是佔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2009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發表的統計指出,癌症死者達到34萬人,創史上最高紀錄,佔去年死亡人數的30%
   在台灣,胃癌屬於好發的癌症之一,每10萬人口約有8-10人發生胃癌。近5(2004-2008)的胃癌死亡人數,每年約2300-2500人,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約為10-11人。好發年齡 50-70歲。男女之比為二比一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之2009年國人前十大主要癌症死亡人數中,胃癌占5.7%為第五位

胃癌的致病因子和高危險群

  胃癌的致病導因於多重因子的影響,且由多重步驟來發生的癌症;嗜吃高鹽的醃漬食物、煎炸、 炙烤、煙燻、乾貨或肉類製品和高香料食品的人,皆屬高危險群。另外,有胃腺性息肉、萎縮性胃炎、惡性貧血、曾接受胃切除手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胃癌家族史者皆屬之。年齡超過60歲者,比40歲者得胃癌的機會高出好幾倍。

胃癌若能早期發現,根治機會大

   早期胃癌的病人大都沒有淋巴腺轉移的問題,不管使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M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stion)、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 (ES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或以外科手術治療其預後都相當良好,其5年的存活率,就已知的文獻顯示都超過90%,而進行性胃癌5年的存活率就只有10-20%。因此,如何去發現早期胃癌而加以治療是當前胃癌防治的一大課題。

胃癌篩檢可以早期發現胃癌

   何謂篩檢?依照美國國家癌症組織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定義 :「篩檢」是在一個人仍未見任何疾病症狀之前,即對其進行癌症搜索。如此,可以早期發現癌症,亦可早期治療。在「篩檢」結果不正常的情況下,近一步利用儀器或試驗來看看是否真的有癌症,則叫「診斷檢查」(Diagnostic test)。前者類似健檢,而後者就是到醫院看病了。在亞洲地區,有進行國家級的全民胃癌篩檢,只有日本和韓國,而台灣則只有曾在馬祖島進行小規模的全島篩檢。為了保護自己的健康,
臺灣人目前只能以自費來做胃癌篩檢。而胃癌篩檢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就是胃鏡檢查了。依照過去幾年的統計,臺灣的胃癌發生率,不管男女,皆在40歲後突然上升,因此,我們鼓鼓勵民眾在40歲以後,自費接受2年一次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以降低台灣胃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陳盛煊  2010/10/25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腸X光攝影檢查釋疑

簡介上消化道X光攝影檢查

胃鏡檢查真的那麼難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