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幽門螺旋桿菌 與 胃腸疾病
胃幽門螺旋桿菌 與 胃腸疾病 陳盛煊
在西元1983年以前,雖然大部分的醫生對消化性潰瘍的產生機轉並不十分明白;不過一般醫生都認為,胃酸為潰瘍產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大部分的病人都接受了胃乳片、胃乳、泰胃美(Tagamet)或善胃得(Zantac)、蓋舒泰(Gaster)等制酸劑的治療。這些治療雖然可以暫時緩解上腹的疼痛和不適,可是在病人停止吃藥後,在半年內會舊病復發的可能性達到50 %,而在兩年內舊病復發的機會更高達95 %。許多醫生和病人都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疑問,那就是「是否得到消化性潰瘍之後,就像得到糖尿病和高血壓一樣需要終生吃藥?」
西元1982年,澳洲一家醫院中的年輕住院醫師巴里●馬歇爾(Barry Marshall)和病理學家羅賓.華倫(Robin Warren)在胃的組織切片上發現了幾十個螺旋形的微生物,很像彎曲桿菌的細菌,即後來被稱為「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or pylori,HP)的細菌,發現與許多的腸胃疾病有關;其中包括消化性潰瘍的產生和再發,慢性胃炎,以及胃癌的產生。
幽門螺旋桿菌與胃、十二指腸潰瘍有關(圖二)
根據國內外已知的報告顯示,約有85-100 % 之十二指腸潰瘍病人之胃竇部,可以找到HP菌。在胃潰瘍之病人亦高達50-90%。而且去除此菌,可使潰瘍之癒合加速、再發減少,已為公認的事實。潰瘍復發率已從過去停藥後一年內80% 降至5 %。
幽門螺旋桿菌與慢性胃炎、活動性十二指腸炎有關:
西元1994年,馬歇爾醫生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而親自吞下了幽門螺旋桿菌,進而證實了幽門螺旋桿菌確實可以在人的胃粘膜上形成群落,而產生胃炎。最近的研究亦顯示;慢性胃前庭部胃炎和此菌的長期存在,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平均約90 % 的慢性胃炎病人,可看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另外一方面,約有80 -95%的十二指腸炎病人感染此菌,而活動性十二指腸炎被認為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產生有關。
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有關:
由於幽門螺旋桿菌可引發萎縮性胃炎,而此胃炎已被證實和胃癌的發生有關。最近國外亦發現在胃癌的高危險群中,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比例亦較高。研究者發現;若幽門螺旋桿菌的檢出率10 %時,則胃痛之發生率會增加27 %。目前,有關此領域的研究正在進行中。
幽門螺旋桿菌如何傳染?
就過去的研究顯示,人和人之間的接觸,極有可能是菌傳染的途徑。報告指出,此桿菌的感染和環境衛生的好壞有關,尤其是童年時期的環境。例如在法國十歲小孩之感染率為10 %,而在印度、新幾內亞或越南等地區則高達40-60 %。它可能年齡隨年齡之增加而增加,依照西方國家之報告發現,隨年齡每年增加1%。其中男人和女人的感染率相同。而台灣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在十歲以下約為20 %,二十歲以下為35-40 %,二十歲至三十歲則高至50%。三十歲至四十歲則達60%。四十歲以上達75%。
幽門螺旋桿菌的驗出方法:
由於此菌和臨床上胃腸疾病的發生有極密切的關係。因此,如何檢查出病人胃內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則變得非常重要。目前,較常使用於臨床上的檢測方法共有六種。其中包括需要使用內視鏡切片的較侵入性檢查方法,包括:快速尿素酶試驗(CLO test)、病理組織學檢查及胃粘膜組織培養等三種;以及比較不侵入性的檢查,如血清學檢查及同位素碳十三、同位素碳十四(UBT test)等三種。
由於前三種檢查都需要病人接受胃鏡檢查,因此大部分病人都顯得意願不高。其實,胃鏡檢查很重要,可以在檢查中,看出腸胃內有否長瘤,或者有潰瘍產生否? 治療後潰瘍是否完全好了等問題,內視鏡的高診斷率無法用胃X光檢查來取代。
不過,如果只是為了知道自己胃內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則非侵入性的檢查較受歡迎。由於血清學檢查只能知道過去是否感染過此菌,卻無法告知目前是否有此菌的感染。而放射性同位素碳十四,因有產生放射性傷害的恐懼,平常並不為一般病患所接受。由於非放射性同位素碳十三不具有放射線,因此在國外亦使用於孕婦和小孩子身上,至今亦沒有任何有關的副作用報告,不但安全,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檢出率亦高達95%。
同位素碳十三尿素吐氣試驗法(13C-UBT test)
此檢查的原理乃利用穩定同位素碳十三標示之尿素,讓受檢者由口吞入胃內,當胃內有幽門螺旋桿菌存在時,該菌產之尿毒酶會將碳十三標示之尿素分解,而產生碳十三標示之碳酸氫離子,之後經由血液循環至肺部,再以二氧化碳之型態呼出體外。只要收集受檢者口服尿素前後呼出之氣體,再以機器加以判讀,則可診斷受檢者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由於非放射性同位素碳十三的有用性、低副作用、非侵入性等特質,預料在潰瘍的檢查和治療上,將可減少內視鏡的次數。且亦將為國內外醫生所採用。
台北醫學院 醫訊第11期, 1996/05/01. P.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