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乳片制酸劑是保胃的萬靈丹嗎?

胃乳片制酸劑是保胃的萬靈丹嗎?

幾個月前,健保局因醫師對胃乳片制酸劑的不當使用造成每年要對此項藥品支出四億元之事表達意見,並表示將對此項藥品訂定用藥給付規定。當媒體一報導出來,立刻引起許多胃乳片「愛用者」的醫師及民眾強烈的反應,健保局的宣示亦立即被迫喊停。
不管吃什麼藥物,許多民眾皆會習慣性地加上一顆胃乳片來保護胃壁,避免藥物對它產生傷害。到底這樣的用法是否確實有效?是否有學理的根據?卻極少有醫師及民眾去深思,以致民眾在門診看病時,會主動地向醫師要求多加顆胃藥,醫師也習慣地開出了「配藥」用的胃乳片。胃乳片是保護胃的萬靈丹嗎?胃乳片是一種「有病治病,無病固胃」的無害藥品嗎?值得我們來做進一步的探討。
其實,大部分的藥品不會引發胃腸不適,即使有亦相當輕微。依照學界的統計,在使用的各科藥物中,約有百分之二十的藥品在仿單中會提到對胃腸道產生副作用,但會因此而造成嚴重副作用者,如急性胃炎、潰瘍、胃出血者,極為少見;對胃壁之作用明顯者,則有消炎止痛藥,如阿斯匹靈(Aspirin)類藥物、鐵劑,少部分抗生素等。
胃乳片制酸劑屬於抗潰瘍藥物的一種,其主要的作用機轉就是中和胃酸。因此,只有在胃酸分泌過多而引發潰瘍或上腹部不適者來使用,會比較正確。如果部分藥物所引發胃腸不適的機轉並非因胃酸分泌增加,則胃乳片制酸劑的使用效果極其有限。況且,胃乳片要達到有效的制酸效果,需要的份量較大,亦非在吃藥時加顆胃乳片便可解決。因此,我們也常看到有關節酸痛的民眾,雖然在服用消炎止痛藥的同時,增加服用一顆胃乳片,卻仍產生胃潰瘍出血的情形。主要的原因在於阿斯匹靈類藥物,除了有直接傷害胃黏膜之作用外,並可於組織中抑制一種有保護胃黏膜功能之前列腺素,而對胃壁產生傷害。
事實上,要保護胃和十二指腸免受藥物或刺激性食物的傷害,並非全靠藥物。平常注意身體健康,工作不要太疲累,飲食定時定量,避免食用會促進胃酸分泌及傷害胃腸黏膜之食物,如麻辣食品、咖啡、茶、酒、糯米等,亦非常重要。
從醫學觀點來說,胃、十二指腸產生潰瘍、糜爛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這些器官的黏膜中保護因子的減少或消失,以及外界攻擊因子的增強所致。保護因子亦稱防衛因子,它們有保護黏膜免受胃酸(強酸)的浸蝕及外物傷害之作用。包括:胃黏液之分泌、碳酸氫根離子之分泌,微細血管循環的完整、胃表皮細胞更新功能、磷脂質及糖脂質機能完整、以及前列腺素(PG)、上皮生長因子(EGF)、超氧自由基去除因子(SOD)等之分泌。減少以下攻擊因子(或稱傷害因子)之作用,亦非常重要:易生胃酸之食物少吃(如咖啡因、脂肪、甜食、剌激性食物等)、禁菸(抽菸會引起膽汁逆流至胃)、阿斯匹靈類藥物少用或在醫師指示下使用、酒少喝(百分之二十濃度之酒精已可對胃產生傷害)、副腎皮質素俗稱美國仙丹亦不宜使用。另外,胃蛋白、幽門螺旋桿菌、胃泌激素等亦和胃腸黏膜之損傷有關。
因此,在使用藥物之時,同時加一粒胃藥的習慣可能是民眾對制酸劑之作用及「固胃」的誤解,或是人云亦云積非成是的結果吧!況且胃乳片或胃乳制酸劑的使用,片劑要二~三粒,乳劑要二十~三十毫升,也就是說每日要達到5601008mEq的酸中和力才有效。再加上民眾一般忽略了胃乳片制酸劑的副作用。「藥」和「毒」常是一體的兩面,民眾和醫師在使用藥物時,不得不慎重。
以下讓我們來談談這些制酸劑的副作用,總括來說:()藥物的吸收率因制酸劑的存在而降低:制酸劑一般為金屬的化合物,依其化學特性來看二價及三價的金屬離子易與其他化學成分結合,而妨礙了藥品的吸收,使治療藥物達不到治療的效果。例如:四環黴素、抗凝血劑、強心劑毛地黃、泰胃美類治療潰瘍藥物、抗結核病藥物等。()少部分藥物之吸收反而增加:如氧化鎂和神經科用藥Levodopa同時使用,後者吸收增加,有可能產生毒性。()藥物因制酸劑之存在而提早解離,並喪失作用:最近市面上常見之腸溶錠藥物,其崩解作用的器官是在小腸,如果和制酸劑同時服用,胃部之酸鹼值將提高,使腸溶錠藥劑提早分解而失去作用。還有一種消化性潰瘍治療劑Sucrafate,是必須在強酸之下才可分解而覆蓋於潰瘍表面。若和制酸劑同時使用將失去其藥效。
另一方面胃乳片制酸劑本身因所含成分之不同,亦多少有其副作用,尤其腎臟功能不佳者,更應注意。
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NaHCO3)是人類最早使用,且是最強而有力的制酸劑。在許多的「強胃散」內皆加有此成分。雖然服用後可迅速中和胃酸,但因此藥亦可產生二氧化碳(C02),它不但可使胃部漲氣不適,亦可引發反彈性胃酸分泌。另外,它因含有大量之鈉金屬,被身體吸收,對高血壓、肝硬化、胃疾病之病人可能加重病情,若同時和鈣服用,則含產生高血鈣症而有生腎結石之危險。因其副作用大,目前已較少於臨床上使用。
碳酸鈣(CaCO3)制酸效果很好,不似碳酸氫鈉會產生全身性鹼血症。由於碳酸鈣和胃酸作用後會形氯化鈣(CaCl2)而被吸收,若再飲用牛乳則容易得高血鈣症,進而促進反彈性胃酸分泌,並傷害腎臟。臨床上高血鈣會引發頭痛、噁心、嘔吐、便祕、口渴、頻尿、腹痛等症狀之出現。
氫氧化鋁「A1(OH)3」含鋁之胃乳片易引發便祕,除此以外氫氧化鋁可和腸液中的磷酸鹽結合成不溶解性化合物,而抑制磷酸鹼的吸收。長期服用可能導致骨質軟化、腎結石等病之產生。臨床上可見有食慾不振、倦怠及無力感等症狀出現。
氫氧化鎂「Mg(OH)2」其百分之八之水性懸浮液一般稱「胃乳」,為相當強而有效的制酸劑。飯後一小時服用,其制酸效果可達四小時,其常見之副作用為腹瀉。雖然此藥號稱不被吸收,但是仍有少量之鎂離子可進入血液,苦腎功能不佳,則鎂離子積聚於體內將引起鎂中毒,因此尿毒症病人是不宜使用含鎂制酸劑。高鎂血症將對神經系統及心臟血管系統造成傷官,臨床上可能含有全身倦怠、肌肉無力、徐脈(脈搏變慢)、低血壓、心律不整、昏迷,甚至死亡。制酸劑氧化鎂(MgO)亦有腹瀉和高鎂血症之副作用。三矽酸鎂(Mg trisilicate)長期使用可生腎臟之矽酸鹽結石。
總而言之,胃腸是我們身體中極重要的器官,營養吸收,免疫力之維持等皆有賴其正常的運作。雖然,民眾有保護胃腸功能的想法是正確的,然而隨便吃前面所提之胃乳片制酸劑也可固胃的想法,是不正確的,況且沒有一種胃乳片絕對安全、無副作用,可長期使用。因此,「吃藥時亂加胃乳片,不但浪費了有限的醫療資源,亦可能對身體產生副作用,加重病情。」所以,醫師與民眾皆應對胃乳片的使用時機更加謹慎。(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醫務副院長)

全民健康保險
25 2000.05.01

P313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腸X光攝影檢查釋疑

簡介上消化道X光攝影檢查

胃鏡檢查真的那麼難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