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胃乳片,無法保護胃

常吃胃乳片,無法保護胃      90.04.13


不管吃什麼藥物,許多民眾皆會審慎地加上一顆胃乳片來保護胃壁,避免藥物對它產生傷害。到底這樣的用法是否確實有效?是否有學理的根據?卻極少有醫師及民眾去靜思,,以致於民眾在門診看病時,會主動地向醫師要求要多加顆胃藥,醫師也審慎地開出了「配藥」用的胃乳片。胃乳片是保護胃的萬靈丹嗎?
其實,大部分的藥品不會引發胃腸不適,即使會有亦相當輕微,依照學界的統計,在使用的各科藥物中,約有百分之二十藥品在仿單中會提到對胃腸道產生副作用,但會因此而造成嚴重副作用者,如急性胃炎、潰瘍、出血者,則更為少見。對胃壁之作用明顯者則有消炎止痛藥,如阿斯匹靈(Aspirin)類藥物、鐵劑,少部分抗生素等。
胃乳片制酸劑屬於抗潰瘍藥物的一種,其主要的作用機轉就是中和胃酸。因此,只有在胃酸分泌過多而引發潰瘍或上腹部不適者來使用,會比較正確。如果部分藥物所引發胃腸不適的機轉並非使胃酸分泌增加者,則胃乳片制酸劑的使用效果極其有限。況且,胃乳片要達到有效的制酸效果需要的量較大,亦非在吃藥時加顆胃乳片便可解決。因此,我們亦常看到有關節酸痛的民眾,雖然在服用消炎止痛藥的同時,亦服用一顆胃乳片,卻仍產生胃潰瘍出血的情形。主要之原因在於阿斯匹靈類藥物,除了有直接傷害胃黏膜之作用外,並可於組織中抑制一種有保護胃黏膜功能之前列腺素,而對胃壁產生傷害。
事實上,要保護胃和十二指腸免受藥物或刺激性食物的傷害,並非需要全靠藥物。平常注意身體健康,工作不要太疲累,飲食定時定量,避免食用會促進胃酸分泌及傷害胃腸黏膜之食物,如麻辣食品、咖啡、茶、酒、糯米等亦非常重要。
從醫學觀點來說,胃、十二指腸產生潰瘍、糜爛的原因,主要在此器官的黏膜中保護因子的減少或消失,以及外界攻擊因子的增強所致。保護因子亦叫防衛因子,它們有保護黏膜免受胃酸(強酸)的浸蝕及外物傷害之作用。包括:胃黏膜之分泌、碳酸氫根離子之分泌,微血管循環的完整、胃表皮細胞更新功能、磷脂質及糖脂質機能完整、以及前列腺素(PG)、上皮生長因子(EGF)、超氧自由基去除因子(SOD)等之分泌。減少以下攻擊因子或叫侵害因子之作用亦非常重要,易生胃酸之食物少吃(如咖啡因、脂肪、甜食、刺激性食物等)、禁煙、(抽煙會引起膽汁逆流至胃)、阿斯匹靈類藥物少用或在醫師指示下使用、酒少喝(百分之二十濃度之酒精已可對胃產生傷害)、腎上腺素俗稱美國仙丹亦不宜使用。另外,胃蛋白、幽門螺旋桿菌、胃泌激素等亦和胃腸黏膜之損害有關。

因此,在使用藥物之時,同時加一粒胃藥的習慣可能是民眾對制酸劑之作用及「固胃」的誤解,或是人云亦云,積非成是的結果吧!況且胃乳片或胃乳制酸劑的使用,片劑要二~三粒,乳劑要二十~三十毫升,也就是說每日要達到五六0至一00八mEq的酸中和力才有效。再加上民眾一般忽略了胃乳片制酸劑的副作用。「藥」和「毒」常是一體的兩面,民眾和醫師在使用藥物時,不得不慎重。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腸X光攝影檢查釋疑

簡介上消化道X光攝影檢查

胃鏡檢查真的那麼難過嗎?